
周日早上,在韶山路旁的农贸市场,见一老者面前的竹篮里,摆放一些新鲜的野生蘑菇。
啊,野磨菇!邂逅“旧相识”,我惊喜不已,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。
老家称采蘑菇为捡菌子。那年,暮春时节,尚未到入学年龄的我,随奶奶一道去乡下伯父家小住。周日的午后,雨住天晴,我踏着欢快的脚步,跟堂哥一道去石门岭上捡菌子。才上小学五年级的堂哥身体结实,颇有气力。他能挑80多斤的担子走几公里路。堂哥不但身体棒,功课也挺好。此外,他还有些特长:能叫出许多奇花异草的名字,会识别野生蘑菇的品性。
暮春的雨后,石门岭上绿肥红瘦,甜润的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芬芳。树上鲜绿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着光儿,展现勃勃生机,嫩嫩的春笋亭亭玉立,山径旁不知名的小草上闪动着晶莹剔透的水珠,偶尔几朵鲜艳的花儿闪现,让人赏心悦目。
我们缓步慢行,细心观察。在一片油茶树下,我们发现一丛菌子:它们体态各异,有的细长挺拔,亭亭玉立,有的硕大肥厚,像酥软的面包。我们喜不自禁,连忙弯下身子,将姆指、食指和中指并拢,夹住这些芬芬扑鼻的菌子,把沾着泥土的根部那段掐掉,然后将它轻轻地放到随身携带的竹篮里。兴奋之余,我们继续在荆棘丛生的山上徐步前行,眼睛不停地朝周遭搜索。
行走间,我们忽然眼前一亮,一窝鸟蛋呈现在眼前??噼髋缘牟荽灾杏懈霰鹬碌哪裎?,那些暗褐色的鸟蛋,靜静地躺在鸟窝里。
“??!野鸡蛋”。堂哥惊喜地叫了起来。我疾步上前,弯下身子,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野鸡蛋拾起来,放到竹篮里,数了数,总共12枚。捡菌子竟拾到野鸡蛋,我们喜出望外,急急忙忙跑回了家。
那天傍晚,伯母特地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,让我们大饱口福。那碗鲜美的野鸡蛋菌子汤,让我至今回味无穷。
责编:周媛
来源:株洲高新区(天元区)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
分享到